我们正处于全球抗癌战争中的新时代
癌症能够形成防护罩,从而使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和抵抗癌细胞。癌症免疫疗法打破了这些防护罩,并训练我们自身的防御能力,以发现并摧毁癌细胞。
免疫疗法已成为 Onco Life中心癌症治疗的一个既定支柱,它显著地改善了我们患有各种各样癌症病患的治疗结果。我们 Onco Life中心的肿瘤科医生与美国的癌症基因组学专家紧密合作,对我们患者的癌症组织进行癌症基因定位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测序。与美国基因组学专家的定期电信会议和实时信息交流使我们的肿瘤学医生能够为我们的患者专门设计独特的治疗方案,从而显著地改善我们患者的癌症反应和存活率。
免疫疗法如何帮助免疫系统抵抗癌症?
抗原是触发免疫反应的毒素或外来物质,特别是在产生抗体中。抗原被抗体当作目标。每种抗体都是由免疫系统专门产生的,以精确匹配抗原,这导致了定制的免疫反应的启动。
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系统的调节剂。这些通路可防止免疫系统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您自己的健康细胞。然而,癌症可以通过激活这些免疫检查点靶点来找到躲避免疫系统的方法。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免疫疗法。它可以阻断抑制性检查点,从而扩大人体的免疫系统,帮助破坏癌细胞。这些抑制剂所影响的常见检查点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简称PD-1) /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简称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简称CTLA-4)通路。免疫疗法可以用作单一疗法,也可以与其他癌症疗法结合使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治疗哪些癌症?
去年是癌症免疫疗法令人难以置信的年代。现在,患有十多种类型癌症的病患可以接受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批准的免疫疗法。在Onco Life中心,我们的肿瘤学家将利用癌症治疗方面的最新突破来专门设计您的治疗方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获准用于多种癌症类型,包括:
靶向癌症治疗如何发挥作用?
精准医学是利用患者肿瘤的基因变化来确定肿瘤最有可能产生反应的癌症治疗方法。
癌症基因组学分析可帮助我们 Onco Life中心的肿瘤科医生针对您的癌症疾病,鉴定最佳的靶向疗法。
一旦确认您的癌症基因和蛋白质的特定变化,我们的肿瘤科医生将与您讨论最佳的治疗策略,并帮助您了解治疗耐受性和估计的药品费用。
1) 基于作用机制的癌症靶向治疗类型
单克隆抗体
癌症靶向治疗 |
作用机制 |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简称EGFR)抑制剂 |
一些癌症产生过多的称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蛋白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通过连接到 EGFR(一种细胞表面受体)的末端来阻止表皮生长因子(EGF)的作用。 |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简称HER2)抑制剂和偶联药物 |
20-25% 的乳腺癌含有过多的一种称为 HER2 的蛋白质。HER2 抑制剂通过连接到 HER2(一种跨膜受体)的末端来阻止 HER2 连接到其他受体。 |
小分子
癌症靶向治疗 |
作用机制 |
---|---|
激酶抑制剂 (Kinase inhibitors) |
激酶是在癌细胞中帮助发送生长信号的分子。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受体酪氨酸激酶的作用而起作用。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简称mTOR)抑制剂 |
mTOR 是细胞内的蛋白激酶。在癌细胞中,它们可能正积极促进癌细胞的生长。mTOR抑制剂进入细胞并阻断 mTOR 的活性。 |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简称PARP)抑制剂 |
PARP 蛋白有助于修复癌细胞中受损的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PARP 抑制剂的作用是阻止 PARP 蛋白修复癌细胞中的 DNA。 |
其他
癌症靶向治疗 |
作用机制 |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简称VEGF)抑制剂 |
癌细胞释放 VEGF 以形成用于生长的新血管。VEGF 抑制剂附着于 VEGF 以阻止它附着于癌细胞上的 VEGF 受体,阻止它们生长。 |
2) 基于您的癌症基因和蛋白质中辨识的特定变化,对靶向治疗有反应的癌症类型
非小細胞肺癌(简称NSCLC)
基因/蛋白质鉴定: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简称ALK),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B1(简称BRA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简称EGFR),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简称MET), 原癌基因转染重排(简称RET), 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简称ROS1), 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简称PD-L1), 新抗原负荷(简称TNB),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简称KRAS)G12C,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1-3,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简称HER2) |
乳腺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乳癌易感基因1 (简称BRCA1), 乳癌易感基因2 (简称BRCA2), 雌激素受体(简称ER)/ 孕激素受体(简称PR),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简称HER2或 erbB2),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基因(简称PIK3CA), 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简称PD-L1), 微卫星不稳定性(简称MSI), 新抗原负荷(简称TNB), BRCA2定位协作基因(简称PALB2),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简称PTEN) |
结肠直肠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大鼠肉瘤,简称RAS(负面性的影响因子),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简称HER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简称HER2), 微卫星不稳定性(简称MSI), 新抗原负荷(简称TNB),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简称KRAS)G12C,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1-3 |
前列腺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雄激素受体, 乳癌易感基因1 (简称BRCA1), 乳癌易感基因2 (简称BRCA2), BRCA2定位协作基因(简称PALB2), 微卫星不稳定性(简称MSI), 新抗原负荷(简称TNB),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简称CDK12),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1-3, |
卵巢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乳癌易感基因1 (简称BRCA1), 乳癌易感基因2 (简称BRCA2), BRCA2定位协作基因(简称PALB2), RAD51 C/D(一种DNA同源重组酶), 乳癌易感基因1相互作用蛋白C末端解旋酶1(简称BRIP1) |
胃肠道间质瘤(简称GIST)
基因/蛋白质鉴定: 干细胞生长因子(简称C-KIT),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简称PDGFR) |
胃癌和食道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简称HER2或 erbB2), 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简称PD-L1), 微卫星不稳定性(简称MSI), 新抗原负荷(简称TNB), 乳癌易感基因1 (简称BRCA1), 乳癌易感基因2 (简称BRCA2), BRCA2定位协作基因(简称PALB2), |
膀胱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简称FGFR2/3),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基因(简称PIK3CA), 结节性硬化症第一型(简称TSC1), |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简称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简称dMMR)亚型实体瘤和结肠直肠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亚型 |
胰腺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乳癌易感基因1 (简称BRCA1), 乳癌易感基因2 (简称BRCA2), BRCA2定位协作基因(简称PALB2),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简称ATM), 微卫星不稳定性(简称MSI), 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简称PD-L1), 肿瘤突变负荷(简称TMB),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简称KRAS), 成神经细胞瘤病毒癌基因(简称NRAS),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1-3,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简称ALK) |
甲状腺髓质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原癌基因转染重排(简称RET) |
胆道癌(胆管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B1(简称BRA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3(简称FGFR1-3), 微卫星不稳定性(简称MSI), 肿瘤突变负荷(简称TMB),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1-3,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基因(简称PIK3CA), 乳癌易感基因1 (简称BRCA1), 乳癌易感基因2 (简称BRCA2), BRCA2定位协作基因(简称PALB2),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简称ATM),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简称MET) |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融合实体瘤
基因/蛋白质鉴定: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 |
宫颈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简称PD-L1), 肿瘤突变负荷(简称TMB), 微卫星不稳定性(简称MSI),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简称HER2),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1-3 |
甲状腺未分化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B1(简称BRAF) |
子宫(子宫内膜)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简称HER2),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基因(简称PIK3CA),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1-3, 乳癌易感基因1 (简称BRCA1), 乳癌易感基因2 (简称BRCA2), BRCA2定位协作基因(简称PALB2),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简称ATM), 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简称PD-L1), 肿瘤突变负荷(简称TMB), 微卫星不稳定性(简称MSI) |
肾癌
基因/蛋白质鉴定: 细胞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简称CMET), 乳癌易感基因1 (简称BRCA1), 乳癌易感基因2 (简称BRCA2), BRCA2定位协作基因(简称PALB2),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简称ATM),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1-3 |
软组织肉瘤
基因/蛋白质鉴定: 乳癌易感基因1 (简称BRCA1), 乳癌易感基因2 (简称BRCA2), BRCA2定位协作基因(简称PALB2),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简称ATM), 神经营养络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简称NTRK)1-3,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简称ALK), 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简称PD-L1), 肿瘤突变负荷(简称TMB), 微卫星不稳定性(简称MSI) |